【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昨(16)日表示,併購美商基美(KEMET)將邁入一年,綜效明顯提升,公司利基型產品比重從先前的25%拉升至75%,目標是2023年達八成以上。陳泰銘強調,「新國巨」的產品結構已可媲美國際大廠日本村田、韓國三星電機。
國巨集團近幾年積極透過收購,加速集團轉型並布局高階應用產品。2018年國巨併購美國天線大廠普思電子(Pulse),隨後並在2019年1月納入國巨合併報表,瞄準的就是能增加在美國和歐洲的營業規模及市場能見度,同時強化車用電子及工業規格利基型市場版圖。
2019年,國巨又以540億元收購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基美,當時陳泰銘主要看好的是透過基美讓國巨能順利進入高規格導向的日本市場,此外,因應全球5G、電動車發展,鉭質電容需求急遽增加,基美旗下的鉭質電容產品成為被動元件產業發展新亮點。
陳泰銘昨天親自主持法說會,主要向外界說明「新國巨」轉型成果。他表示,過去國巨的標準品和利基型產品比重為70%和30%,加入普斯和基美後,「新國巨」利基型產品比重拉升至75%,預期2023年利基型產品的占比可以提升至82%,呼應他先前所強調國巨集團已經跳脫傳統景氣循環產業的框架。
「新國巨」目前在晶片電阻和鉭質電容的全球市占率皆為第一大,功率型磁珠電感為全球第二,陶瓷電容則是全球第三大,陳泰銘強調,在積層陶瓷電容(MLCC)的策略上,國巨和日廠不太一樣,雖然技術跟日廠差異大概一年到一年半,但日廠聚焦在小型化MLCC產品技術,國巨MLCC則是加強供應商的優化,提供客戶一站式商業模式,基於全球經銷通路的優勢,使得國巨MLCC產品的毛利率不輸日廠。另外,在鉭質電容和晶片電阻方面也都是市場領先者。
整體來看,國巨集團在收購普斯和基美後,綜效明顯提升。業界人士認為,陳泰銘眼光獨到且具前瞻性,透過一連串的收購和組織轉型,「新國巨」的轉型有成。